我們與「敏捷」的距離

我從 2018 年開始接觸敏捷。雖然實踐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,也經歷過組織內的摩擦與拉扯,但仍從敏捷的精神與流程中收穫許多,因而持續提倡,也努力在工作中落實真正的敏捷思維。

然而,在 2023 年遇到一位新主管後,情況開始轉變。他打著敏捷的大旗進行改革,實際上卻大幅強化微管理,決策與指標也極少關注專案或產品的實質價值,讓團隊陷入低信任、高壓力的惡性循環。

在一邊高喊敏捷口號、一邊鞏固控制與權威的操作下,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:「拜託不要再跟我講敏捷了」的厭倦與無力。

這場分享將帶你看見,當「敏捷」被當成話術與包裝,會為團隊帶來怎樣的混亂與失落。實踐敏捷,是一種一念之間的選擇,是從「起心動念」出發的覺察。如果這個念頭偏了,再多的流程與儀式,也只會帶來徒具形式的效率幻象。


聽眾收穫:

敏捷不是你怎麼說,而是你怎麼做。

唯有誠實面對現實、對齊價值,敏捷才有真正落地的可能。

放棄、也是一種勇氣

講者

江佳佳

台中敏捷社群
現任組織者

職場上的最佳工具人,擔任過 Team Member、Scrum Master 也是 Product Owner,同時身兼管理職的角色。

  • 2019 Agile Summit - Find Your Why:找尋你敏捷的感召力
  • 2019 Mopcon - 敏捷論壇:不同世代的敏捷推行之道
  • 2020 Modern Web - 敏捷是解藥?還是毒藥?
  • 2020 Modern Web - 從小團隊的 Scrum 到大團隊的 LE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