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表操課,或實驗闖關?——導入 LeSS 的兩條路

導入新的開發流程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,特別是當你面對的不是一個團隊,而是三個、五個、甚至十個團隊橫跨多個部門、跨時區協作時。此時你會發現,Scrum 不夠用了──你需要一套更系統、更具延展性的協作方法。而 Large-Scale Scrum(LeSS),正是為了解決這種「多團隊一起打造一個產品」的挑戰而誕生。

LeSS 很輕量,輕到只要你理解 Scrum,就能開始;但也很深刻,深到它真正挑戰的是組織協作方式與學習能力。

在這場 45 分鐘的分享中,我將帶你深入了解 LeSS 的兩種導入方式:

(1) 框架導向

如果你手上握有改變權限、資源與決心,那麼從 LeSS 框架本身開始,是個具結構性的選項。

- 說明轉型有哪些階段,每個階段要做什麼?

- 每個階段可能遇到的阻力與陷阱是什麼?

(2) 實驗導向

很多人以為 LeSS 是個「框架」,但其實它的誕生本身就是一連串實驗的結果。這種方式特別適合「影響力有限但洞察力強」的你 —— 從觀察實務問題出發,運用系統思考一步步改善團隊間的合作品質。

- 實驗導向的流程

- 如何利用系統思考來討論遭遇到的問題和解法

很多人都知道第一種,但是大家可能沒有想到第二種。不要忘記,一開始是在沒有 LeSS 時候,LeSS 的發明人就是從實驗導向開始。

LeSS 不是終點,而是一個起點。真正的挑戰,是如何在每個組織裡找到那條屬於你的路。這場分享,不只是教你怎麼導入 LeSS,而是幫你打開對「有效組織改變」的理解與行動視野。


聽眾收穫:

LeSS 轉型做法以及注意事項

如何利用實驗來進行轉型

如何利用系統思考來持續改善

講者

柯仁傑 (David Ko 敏捷三叔公)

Odd-e
Agile Coach

目前在 Odd-e 擔任 Agile Coach,幫助企業導入敏捷、改善流程和提供培訓,台灣 Agile Tour Taipei 的組織者之一,也是國內最大敏捷社群的創始人, 致力於推廣敏捷技術。

擅長敏捷開發流程、敏捷測試、軟體測試、設計衝刺 (Design Sprint) 和 DevOps 轉型。

Agile Summit、DevOpsDays Taipei 的主辦人,譯有 Scrum and XP from the Trenches 繁中版。著有: “多團隊高效協作密技:大規模敏捷開發方法 Large Scale Scrum 簡單學”一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