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enAI 下的敏捷領導力工具箱
當 AI 加速一切,你的領導方式還站得住腳嗎?
你不是沒變革、不是不開放,也不是不學習。但你一定開始感覺到:領導變得越來越難了。
以前可以用會議規劃節奏、用經驗做判斷、用制度追進度,
現在團隊用 AI 一天交出一週的產出,卻沒人能說清楚:為什麼這麼做?值不值得做?又是誰做的?
GenAI 不只是帶來一個工具,而是撼動整個決策機制、協作方式與信任基礎的轉變。
你不是缺技能,而是需要一套適應這種全新節奏與文化的領導設計法。
領導者思維的轉變:從控制者,成為設計者
GenAI 時代,領導者不能再是流程的指揮官,而要成為系統的設計師:
- 從「分派與控制」,轉為「賦能與引導」
- 從「維穩現狀」,轉為「擁抱不確定性」
- 從「管人交付」,轉為「促進學習與對話」
Management 3.0 提供的,就是一套幫助你設計出這種文化與結構的具體方法。
新世代的領導方式:搭配 Management 3.0 與 Agile Practices 的實踐策略
在 GenAI 帶來高速度與高不確定性的工作節奏中,領導者的角色不再只是任務指派者,你將需要擔任這四種角色。
並且我們會界上 Management 3.0 提供的具體方法,幫助你處理以下狀況。
✅ 成為學習的促進者
幫助團隊從錯誤中學習、從實驗中成長,打造一種不怕嘗試、不怕修正的學習節奏。
Celebration Grids:視覺化地呈現實驗的結果,無論成功或失敗,強調從經驗中學習的重要性。
✅ 成為信任的設計師
當 AI 協作讓責任邊界模糊時,你要協助團隊釐清彼此的角色與承諾,
Delegation Poker:透過遊戲化的方式,明確劃分決策權責,建立可調整的授權層級
✅ 成為文化的引導者
讓對話再次回到團隊核心,建立自我調整能力
Change Management Game:透過遊戲化的方式,分享變革管理的經驗,促進文化的適應與轉變
✅ 成為價值導向的引導者
協助團隊回到初衷,聚焦於有意義的工作。
Moving Motivators:幫助團隊成員理解自己的動機,確保工作的價值與個人目標一致。
這些不是抽象的領導理想,而是可以被設計、被實踐、被驗證的工作方式與團隊結構。
未來的領導力,不在你做了多少事,而在你如何設計出一個讓團隊願意前進、敢於實驗、樂於學習的環境。
課程目標
幫助你—
- 看見 GenAI 帶來的變化不只是技術,而是人與人、人與 AI 合作的本質轉變
- 用 Management 3.0 的實踐工具,建立信任、責任、實驗與學習的團隊文化
- 讓你從「應變的領導者」變成「設計變化的人」

講者
柯仁傑 (David Ko 敏捷三叔公)
Odd-e
Agile Coach
目前在 Odd-e 擔任 Agile Coach,幫助企業導入敏捷、改善流程和提供培訓,台灣 Agile Tour Taipei 的組織者之一,也是國內最大敏捷社群的創始人, 致力於推廣敏捷技術。
擅長敏捷開發流程、敏捷測試、軟體測試、設計衝刺 (Design Sprint) 和 DevOps 轉型。
Agile Summit、DevOpsDays Taipei 的主辦人,譯有 Scrum and XP from the Trenches 繁中版。著有: “多團隊高效協作密技:大規模敏捷開發方法 Large Scale Scrum 簡單學”一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