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 Playwright + MCP 打造 AI 驅動測試流程:LINE 購物穩定性與開發效率的雙贏策略

在面對高頻率的版本更新與大型檔期活動壓力下,LINE 購物團隊持續追求「品質穩定」與「快速交付」的平衡。為達成這個目標,我們導入 Playwright 結合內部自建的 MCP(Multi-Context Platform)測試平台,並加入 AI 輔助,打造一套自動化、智慧化的測試流程,有效提升整體開發與驗證效率。

Playwright 提供跨瀏覽器、多裝置模擬及強大的 selector 檢查機制,使得我們能快速建立並維護關鍵路徑的 E2E 測試流程。而 MCP 架構讓測試部署流程模組化、自動化,不僅能根據不同模組獨立執行測試流程,也支援並行驗證與錯誤彙整,加快 debug 效率。

在這個流程中,我們進一步導入 AI 能力來提升智能化層級。例如,透過 LLM 模型自動解析 Playwright 的報錯訊息、推薦改寫腳本策略,甚至能依據 Confluence 的需求文件,自動初步生成場景測試腳本骨架,讓開發人員能更快速將業務邏輯轉換為測試程式碼。透過 Playwright + MCP + AI 的整合,我們實現了開發與測試協作的敏捷化,也讓品質保證的門檻更低、效率更高。未來,我們期待持續深化這套架構,


聽眾收穫:

  1. 實戰經驗分享:了解 LINE 購物團隊如何在真實商業壓力下導入 Playwright + MCP 架構,有效提升測試效率與產品穩定性。
  2. AI 在測試流程中的實用應用:學會如何運用 LLM 解析錯誤訊息、自動生成測試腳本草案,協助 QA 與開發減輕手動負擔。
  3. 打造模組化、可擴展的測試平台架構設計思維:認識 MCP 架構如何實現模組分離、平行執行與快速回饋,並支援多樣產品線測試需求。
  4. 從需求到測試的自動化流程建構技巧:如何將 Confluence 需求文件與測試腳本連結,縮短從 PM 到 QA 的資訊落差與溝通成本。
  5. 如何實踐品質驅動開發(QDD):不只做測試,更思考如何讓品質成為加速交付的關鍵力量。
講者

洪逸崇(Winter)

台灣連線股份有限公司
QA Engineer Lead

目前擔任 LINE 購物台灣團隊的一員,負責電商相關服務的測試管理與品質保證工作。長期專注於 EC 領域的 QA 策略規劃與自動化測試流程建立,並積極探索如何將 AI 技術應用於測試流程中,包括導入大型語言模型(LLM)協助自動生成測試案例、優化測試流程與錯誤分析,以提升整體功能穩定性與開發效率。致力於打造更聰明、更高效的 QA 架構,實現品質與交付速度的雙重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