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集中軟體測試:新手必懂的 SDLC 與測試愛恨糾葛
親愛的軟體開發夥伴們,您是否曾好奇,軟體從無到有,除了程式碼,還有哪些環節確保它穩定又好用?軟體測試,絕非只是等到產品完成才開始的「找 bug」工作!它更像一位默默守護品質的超級英雄,貫穿整個軟體開發生命週期 (SDLC) 的每個階段 。
這不僅僅是一場理論的分享,我們將透過生動的案例與您互動,讓您理解測試的真實價值。無論您是想轉職軟體測試、或是與開發團隊能更好地協作,或是單純對軟體開發流程感到好奇,這堂分享都將為您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!
本次分享內容包含:
SDLC 是什麼? 了解軟體從誕生到維護的完整旅程,以及常見的開發模型(如瀑布式、V 模型、敏捷式)如何影響測試節奏 。
「全集中」測試在 SDLC 中扮演什麼角色? 從需求分析到系統維護,測試無處不在,並為品質把關 。我們將探討「為什麼測試是必要的」 。
各種測試活動大解密! 靜態測試、動態測試、單元測試、系統測試... 我們將介紹測試規劃、分析、設計、實施、執行和完成等階段 。
為何要「左移測試」? 提早發現問題,就像及早治療,能省下大筆金錢和時間 。
如何成為 SDLC 中的「全集中」測試小能手? 建立測試思維,與開發團隊協作,共同打造高品質軟體 。我們將探討測試人員的關鍵技能,例如細心謹慎、溝通能力及技術知識 。
聽眾收穫:
透過本次分享,參與者將能夠:
基礎知識: 理解軟體開發生命週期 (SDLC) 的基本概念,以及循序開發、迭代開發、增量開發等常見模型的特點與差異 。
角色認知: 清楚了解測試活動如何在 SDLC 的不同階段(從需求到維護)中發揮關鍵作用,並理解測試活動範疇、時機、文件、技術、人員角色如何受 SDLC 模型影響 。
核心概念: 掌握測試的基本概念,包括測試目標、測試與除錯的區別、以及七個測試原則的重要性 。
實務應用: 理解靜態測試的價值(如早期發現缺陷、降低成本)及其與動態測試的互補關係 。
思維建立: 認識「測試左移」策略,理解為何提早測試能有效節省時間與成本 。
溝通協作: 體會團隊溝通與協作在軟體品質中的重要性,並了解測試人員如何與開發人員及其他利害關係人共同努力 。

講者
葉承宇 ( 丁丁)
光寶科技
主任工程師
大家好,我是丁丁,目前在光寶科技擔任開發主任,負責軟體開發領域的領導與管理。
除了在工作上的表現,我也積極參與敏捷相關活動,致力於推廣敏捷開發方法。我曾參與組織敏捷之旅和敏捷高峰會等活動,也是內湖敏捷社群的創始人。此外,我也發起了開談-接案讀書會,為業界同仁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台。在台灣敏捷協會擔任理事,為敏捷領域的發展盡一份心力。
除了活動參與,我也擁有國際專案協會的專案管理師 (PMP) 和風險管理師 (PMI-RMP) 認證,以及敏捷聯盟的 SCRUM Master (CSM) 認證。
我是一位敏捷專家和領導者,在軟體開發領域取得了優秀的成果,並以團隊合作的方式實現目標。我致力於成功引進新產品上市,並在業界累積豐富的經驗與專業知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