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記憶「成群結隊」:利用 GraphRAG 建立客製化銀行 AI 理專
傳統 RAG 依賴向量檢索,一旦對話跨越多主題或時間跨度,記憶裂縫難以避免。GraphRAG 透過 Neo4j 或 AWS Neptune 將實體、事件、情緒寫成有向圖,檢索時可根據語意距離與圖拓撲同時過濾資訊。本議程以客戶諮詢為例,演示如何用子圖檢索維持上下文一致性,並對比向量檢索在核心度量(關聯度、人稱一致、背景衝突)上的差異,提供選型與落地參考。
大綱
1. 傳統 RAG 弱點
- 長對話碎片化
- 高維空間距離扭曲
2. GraphRAG 設計要素
- 節點類型:人、事、時、地、情緒
- 邊類型與權重
3. 資料注入管線
- ETL → KG → Index
4. 子圖檢索
- 圖拓撲 + 向量混合查詢
- 新聞級/長篇對話示例
5. Demo:對比場景
- 向量檢索 vs. GraphRAG 返回內容
6. 維運與擴充
- 異動同步、版本控制
7. 選型建議與落地挑戰
聽眾收穫:
- 迅速理解傳統向量檢索的侷限與 GraphRAG 的核心優勢。
- 看到真實對話 Demo,直接比較兩種 RAG 的輸出差異。
- 學會圖資料增量同步與索引優化的關鍵技巧。
- 獲得選型與落地評估清單,幫助團隊判斷何時導入 GraphRAG。

講者
劉岦崱 (Nils)
國泰金控
資深資料科學分析師
我是國泰世華銀行生成式AI研發與部署小組組長Nils,專注於LLM開源技術研究,開發多款原型產品、推動AI產品部署,並在LLM服務上線後持續迭代開發部署最新技術。
講者職經歷簡介:
- 國泰世華銀行資測部戰情科 AI 小組組長
- 曾在德國留學並工作七年
- 曾為知名外商銀行儲備幹部